深圳天童教育素质成长中心:孩子磨蹭的心理分析

发布时间:2022-05-09 15:25:56

孩子“磨蹭”与“任性”之间的关联和它们所表达的意义

从词义上理解,“磨蹭”是做事情拖拉、没效率,“任性”是不听别人意见、执坳。看起来这两者有明显区别,但这两种现象有着相关性,即任性与磨蹭是反映同一种教育方式下的两个不同侧面。磨蹭是在父母控制下孩子较“软性”的对抗,而任性是在父母控制下孩子较“生硬”的对抗。虽然在有些孩子身上,这两种现象都很明显,在有些孩子身上,似乎只存在其一。

深圳天童教育素质成长中心:孩子磨蹭的心理分析(图1) 

不过,看似只表现了其中之一问题的孩子身上,同时也隐含着另一种问题的性质。就是说看起来很磨蹭的孩子,其实是在用脱沓的手段,说明他的任性:不想按你说的那样做!很任性的孩子,总要以某种或多种方式来表达他的这种执坳个性:要么不等父母话说完,他扭头就走;要么就是你说你的,我拖拉我的;要么就发脾气;要么就是不吭声……因此说,孩子的磨蹭就是他的任性,孩子的任性可以用磨蹭来表现。

在孩子们言谈举动里,经常有我们需要解读的密码。可惜,我们许多父母总以自己成人的见解去论说孩子的问题,说孩子有问题。但父母一点不清楚,孩子的问题往往隐藏着他们真实的担忧、愤怒、失望、伤心等。孩子的心理和情绪状态,受经验和知识的局限而很难用语言表明,他们主要是依靠行为语言来表达。比如说,性格孤僻的孩子偏爱独自一人玩耍,但往往也产生生动的幻想,也会热衷于电视和游戏,因为这里面有他忠实的伙伴可免除他的孤独;有些孩子常爱挖他的鼻孔、吸允拇指、咀咬指甲等,这些动作本身,说明与孩子婴儿期(口唇期)满足缺失有关;有些孩子有偏食或拒绝吃饭的行为,多半是通过这些行为惩罚关系人:他们的父母,因为他心里有来自关系人某种方式或态度的伤害;有些孩子总是表现出对玩具的破坏、恶作剧、捣乱等攻击行为,这说明孩子内心有愤怒和伤心,而造成愤怒和伤心的可能性却很多:或许他在同伴中从没得到过重要角色,或许游戏中玩输了,等等。

那么,总表现得磨蹭或任性的孩子,其内心是无助的、情绪是不愉快的,他这种行为背后的无意识语言在说“我斗不过你,我就要这样才舒服。”磨蹭的信息里,隐藏有孩子对父母总是“催促”的不满与报复;任性的种种表现的信息里,隐藏有孩子不得不反抗的敌意,而敌意说明父母与孩子的交流中,父母很少甚至没有承认或接受过孩子的情感,而是对孩子过多的干涉。

磨蹭与任性的孩子的父母,必有其以下行为模式

性格急躁、思维反应快、处事较果断、高价值观、高期望值、讲究效率、喜欢操控和教导人。他们养育孩子的方式,主要以说教、给现成的答案、命令“你要…”“你应该…”“你不应该…”等。在这种行为模式下,孩子体验的是:总有人为我安排、操心、做事,而不必独立思考。因而难以养成对自己行为的责任能力。唠叨型的父母,以成人的行为标准要求孩子。

有关日常生活上的事,小孩子不可能很快地、熟练地掌握技巧,他们需要花很长的时间逐渐快速地穿衣服、吃饭、做手工、做上学前的准备工作。对他们最好的帮助就是你的态度:耐心的等待,对任务的困难进行一点评价。如“收拾好床铺很不容易”、“一个小时做好这个模型很难”等。这样的评价对孩子有潜在的鼓励,不管他们的努力是失败了还是成功了。如果孩子成功了,他们知道一件很难的事情被征服了,会有满足感;如果孩子失败了,父母知道这件事很难,他们会感到安慰,这样,孩子感觉到了理解和支持,这会加深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亲密感。

而持成人观念的父母,特别是唠叨型的母亲,在孩子做某件事情失败时,或孩子没按她的时间要求做某件事情时,一般从来没允许孩子说出他们的想法,而是以不停的唠叨和不满意的情绪态度,数落和要求孩子(此时的孩子,感觉到的是自己能力不够)。

如果重复的是这种行为模式,孩子的“无能感”会导致退缩行为。可以这样说,磨蹭、任性孩子的父母,一定是用成人对效率的要求在“训练”孩子。但孩子的生活是不可能被大人对效率的需要所控制的,因为效率对孩子来说,是束缚、是敌人。就孩子的情感而言,效率的代价很高,它可能耗损孩子的才智、抑制兴趣,可能会造成情感的压抑和性格的极端任性。因为孩子需要试验、探索、努力的机会,也需要耐性(耐性意味着给他人时间),需要在没有催促和训斥的情况下学习。所以,大多数孩子的动作慢,就是被大人对效率的一味要求弄出来的。

由此,我们看出,父母的行为模式决定着孩子的行为表现。因此,要改变孩子的磨蹭与任性,父母首先应正视自己的行为方式。如果你是容易激惹、看不惯孩子动作慢、难以自控情绪等,那么,在要求孩子之前,先学会处理自己的情绪态度,避免给予孩子不信任和不耐烦。其次,要学会给予孩子成长的空间。这意味着父母的行为模式应符合孩子的心智成长的规律。